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

菜園鳥地方


記得多年以前,朋友指引我到一個秘密的野鳥拍攝地點,那是一座豪華但已經廢棄的寺廟,位在大肚溪出海口附近。右側護龍後面是竹林和菜園,緊鄰的溪畔堤防是一片以相思和木麻黃為主的雜木林。因為廟宇無人管理,菜園也只是胡亂種一些當令的蔬菜。這樣的環境和台灣大多數濱海地區的環境一樣,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可以拍攝野鳥的條件。

友人和我各自佈置好偽裝攝影的設備,將鏡頭對準五米外地上,一個像臉盆大小般的小窪地。小窪地是菜園裡一條澆水用塑膠水管的出口,旋轉水龍頭以後小心調整出水量,於是小窪地就注滿了水,我們也趕緊躲進偽裝帳蓬裡,好整以暇準備攝影。原來是要用水來引誘野鳥。

十一月,台灣還是處於「秋老虎」的季節,到處一片灸熱焦黃。用水來吸引野鳥果然是上策,當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妥當,已經聽到樹林間騷動的聲音,野鳥們想必口渴難耐,一隻隻,一群群飛下來,毫無顧忌的走到小水窪裡,飲水、洗澡,並忘情的互相追逐。先是白頭翁、紅嘴黑鵯、綠繡眼,接著樹鵲…..,不可思議的是一些隱密性極高的鶇科鳥類:白腹鶇、赤腹鶇、斑點鶇……相繼現身,從密林裡飛到空曠的地面水窪旁,先是戒慎恐懼地左右徘徊,終於不顧一切的暢快痛飲。

這些身著羽衣的禽鳥們,生活在這個廣袤而複雜的地貌上,不知藉著什麼樣的溝通方式,都不約而同知道了這一處可以飲水的地方,犧牲色相換取攝影者的奉茶。

任何生物都不能缺少水,只稍略施小計,用區區一捧水就可以讓拍攝過程既精彩又順利,取得野鳥影像比探囊取物還要容易。不過,野鳥飲水問題也讓我想到了環境的大問題。這一群口渴的野鳥,不顧己身安全,紛紛現蹤為了爭奪飲水,代表著方圓之內沒有其他水源。這原是不可能的,西部平是台灣的魚米之鄉,彰濱沿海地區,更是台灣水產養殖業發達的地方,漁塭、水塘密布,怎可能讓一群野鳥沒有水喝呢?仔細想想卻又不無可能。因為每個漁塭四周都是水泥砌成垂直壁面,大部分鳥類無法靠近飲水,十一月是台灣的枯水旱季,所有山溝、小溪早已枯乾見底,大肚溪出海口水域寬廣,溪畔蘆葦、芒草叢生,野鳥飲水困難….。人類的飲水自是不成問題,然而環境呢?野鳥如之何?

平原上的地下水似乎取之不盡,人們殺雞取卵,一時也不會有缺水的問題。何況山頭上截流的水庫,除了民生用水之外,還有多餘的水可以越域供給那個要命的工業區使用。然而一群和我們共生在一個環境裡的野鳥,卻找不到可以飲用的水源。

野鳥的飲水問題是個啟示,是上蒼提示給我們的警訊。就如同愛鳥人朗朗上口的「今日鳥類;明日人類」。果真有那麼一天,人類會為了一口井水而不顧一切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